应如何看待科学共同体内的“马太效应”?
我们先从一个科学界的故事说起: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, 是 19世纪自然科学史的重大成就之一。但是 ,1869年 ,35岁的年轻人门捷 列夫首次提出它时 , 却遭到了科学界的冷嘲热讽。 甚至他的导师 , “俄 罗斯化学之父” 沃斯克列森斯基教授 , 也说门捷列夫是 “痴人说梦” 。 几年后 , 元素周期律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, 门捷列夫也获得了极 高的盛誉。到了 1887 年 , 化学界又经历了一次革命。 28 岁的瑞典青 年阿列纽斯 , 因提出 了电离学说而遭到了猛烈的攻击。英、德、法、 俄等国的化学界名流结成反对阵线 , 为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、当时已 成为化学界权威的门捷列夫。 面对化学权威们的嘲讽 , 阿列纽斯没有 退缩 , 他坚持不懈地斗争 , 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。 1903年 , 他获得了 诺贝尔化学奖。而电离学说被认为是继原子论、 分子论和元素周期 律之后 , 在化学发展中取得的又一重大发现 。 这么一个简短的故事充 分体现了“马太效应”在科学共同体内的重要影响,门捷列夫作为曾 经被人所误的对象, 按照常理, 他应该不会轻易的去否定真正的科学 成果,但是最后,他又重新扮演了当初自己成名时的敌人,成为了又 误他人的人。
众所周知 , 科学研究的特点决定了科学家把科学发现和创造的独 创性提到了首位 , 科学成果优先权的获取是科学家的社会存在价值。 而科学评价体系要求一项科学成果优先权获取的标志是必须向社会 公开发表并取得同行的承认 。 对科学家科学成果的承认是社会和科学 界对科学家的最高奖赏 。 由于对科学家科学成果社会承认的不同而构
成了科学家群体中的等级体系 , 而后的某些“承认”往往演变成对科 学家名望的承认 , 从而使有名望的科学家在等级体系的权威结构中更 居有利地位 , 成为其担当新一轮重要角色的条件和保证 。与此相反 , 共同体中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则相对地受到冷落甚至贬低 , 他们的研究 成果往往不被重视 , 论文很少甚至不被引用 , 而渐渐变为知识产品的 “贫困户” , “马太效应”现象就此产生了 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门 捷列夫最终从一个“被他人误”发展成“又误他人”的科学家了 。 正确认识“马太效应”在科学共同体内发挥的作用和影响, 有利 于我们更有效的发挥主观因素, 引导其积极的影响, 避免其消极的作 用, 促进整个科学界内能够更加高效公平的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。 “ 马 太效应”的消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
第一 不公平 、不公正
“马太效应”的这种不公正 、不公平作用,体现在合作研究成果 发表的不公正、 科学发现优先权承认的不公正、 无名氏成果认可的不 公正三个方面,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, 都是对不知名的科学家或研 究者的极大不公正和不公平, 因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总是在无意中被忽 略, 这导致了部分不知名的科学家在一段时期内, 即使有了科学贡献, 也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, 甚至有些人从此退出科学界, 从事其 他领域的工作。
第二 压制人才
一个科学 (学术 ) 新人的成败与他们研究成果能否被及时承认密 切相关 , 而这种承认又往往取决于一些权威的态度 , 由于学术权威们
居高临下 , 他们拥有对他人学术成果评价的大权 , 从而增加了对 “小人 物”压制的机会,这样的学术上的这种积累效应 , 容易使人们造成对 “权威”们的盲目崇拜 , 从而把对科学成果的承认和评价演变为对人 的承认。没有权威的科学(学术)新人一是很难被学术权威们承认, 一是很难被其他科学共同体内的同行承认,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的 快速发展起到了压制的弊端 。
当然,“马太效应”的积极作用同样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内:第一 促使权威的形成
在科学探索过程中 , 某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权威是这门学科逐步 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。 学术权威可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不断向 科学的深度与广度探索 , 在研究探索过程中 , 这种 “权威” 角色对科技 进步和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。
第二 促进人才集中和培养
在人才辈出的单位,由于“马太效应”的作用,更容易集中优秀 人才,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,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,成为一流的 学术机构。具体来说,人才总是往人才集中的地方流动。诺贝尔奖获 得者领导的实验室, 著名科学家领导的研究所、 名牌大学的领先院系 更容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, 而人才集中又容易造成硕果累累、 英雄 辈出 。 杰出科学家的作用决不限于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和获得各种资助, 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地位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。 既然清楚的认识到“马太效应”在科学共同体中所发挥的积极 消极作用,作为科学(学术)新人,应该“扬长避短”充分利用“马
太效应”,耐得住黎明前的黑暗,坚持奋进,永不言败,积极抓出机 会,成为一个时刻准备的人,使自己进入权威的行列中,使自己的科 学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, 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以创造 更多的科学成果。 作为科学权威, 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科技道德的 权威专家, 主动帮助那些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后来者, 客观公正的对待 他人的研究成果,成为一个推动科技发展的真正的权威。
。